2022-03-18 13:37:48
作者-李春凤
上周,我面试了一位硬件工程师,分享一段我们的对话:
我问,X先生简历上“从普工一步一步做到电子工程师”的经历可以分享一下吗?
他说,我原是产线的一名修理工,因为兴趣报名参加了电脑维修培训,接着和朋友一起创业开了一家电脑维修店,经营了两年,效益一般,迫于压力只好把店铺关了重新回到职场,之后就一直从事硬件方面的工作。
我又问,出于兴趣你把硬件培养成了特长,软件方面有想过去做一些尝试或学习吗?
他回答,隔行如隔山,我这个年纪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了。
我笑说,你这个年纪没问题啊,才35岁。
他接着讲了很多,大概意思是年纪大了,工作中接触不到,学了也没什么用之类的。期间还多次提到自己学历不高,觉得学得再多,技术再好也很难进入大公司。
我顺着他的话题问,你觉得学历是求职的门槛,你有想过去提升学历吗?
他表示,到了这个阶段,只想找份工作稳定下来,不会再浪费时间去考学历了。
我笑笑说,听起来有些矛盾呢。
他说,我一点都不矛盾,我们只是观念不同。一路走来,我自己认为比身边很多人都努力,哪怕只有高中学历我也比身边很多人混得好,我也相信凭借过往积累的经验,要找到一份差不多的工作并不难.......
聊完,我没有安排他复试,或许他是有技术的,只是观念不同。
分享这段经历并不是想评价这位求职者,只是觉得与人相处就像照镜子,在他人身上看到的其实也是自己。
像这个工程师一样,做喜欢的事可以排除万难,对于不喜欢的事总能找到诸多不去做的理由。
他说,自己比身边很多人都努力,现在比身边很多人都混得好。瞧瞧,这份骄傲和自满,因为曾经的坚持和努力,久久的感动自己,不也是我的内在投影吗?
在上一家公司任职时,我时常想,这样的环境和工作强度我都能适应,还有什么工作是我应付不来、做不好的呢。
加入达沃后,工作并没想象中那么得心应手,困难和挑战依旧。我开始意识到,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拔尖,并不是真的拔尖。当我们进入更大的圈子时就会发现,优秀且努力的人太多了。也逐渐明白仅凭过往的经验和经历,并不足以支撑自己走得更远。正如《半山文集》里说的“接触的空白越大,更有创造的可能,倘若不断地遇见重复的问题,说明我们已经停止成长,甚至在倒退”。唯有坚持学习,保持进步,才能自如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,创造更大的价值。
每当夜深人静,回顾过往的三段职场经历,都会对曾经经历过的人和事心怀感恩,在一些选择上或许留有遗憾,却也不后悔已做出的选择和决定。因为每一段经历都有它独特的意义,经历了这些经历,我才能是今天的我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正如,加入达沃的时间不长,所遇到的人,经历的事都让我更深刻的了解自己,内心也逐渐趋于平和、自信。我相信在这里我会获得更大的进步,在这里经历的或将要的经历的人和事,都将化作成长的力量,化作触摸新高度的踏板。
在这个过程中,只要保持向上、保持清醒且知趣就好,其它的留给时间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