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达沃

资讯

新投入的工业机器人设备升级回本快

2017-10-12 10:00:09

“新投入的工业机器人大约30台,还有许多智能物流和自动化生产设备,总体来说,整个车间的设备投入比之前传统车间的投入翻了一番,这增加的一倍就是投入了自动化设备。”

跟传统生产线相比,机器换人可以节省三分之二的人工成本,综合成本比原来下降了一半:“新的车间只有70~75人,而此前同规模的传统生产线需要200人左右。”

明志科技的主业是复杂薄壁铝合金铸件的铸造、加工及装配生产。作为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,明志科技于2014年起投入的新车间总投入约1亿元,利用自主研发的自动砂型开箱机及机器人自动化清理单元,同时配套一系列自动化生产线,引进制造管理系统MES以实现智能化解决方案,向智能制造迈出了一大步,也由此位列工业和信息化部(下称“工信部”)公示的“2017年第一批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”之中。

而在中国多地,机器人正在迅速进入制造业。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6.67万台,这是中国自2013年起,连续第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。

国际数据公司(IDC)发布的《中国工业机器人》报告预测,到2018年,中国制造业机器人采用率将增长150%。

有业内人士表示,“机器换人”不仅有助企业缓解技工短缺的困境、应对上涨的劳动力成本,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生产的标准化要求,创造更大的产能,也有助于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土地、环境承载能力等问题。

而10年前就开始往智能制造转型的华佳控股集团(下称“华佳控股”),其总经理蔡少华如今是既高兴又烦恼。

华佳控股位于诸暨店口镇,是燃气采暖热水炉的制造企业。今年以来,由于政府推动的“煤改气”政策,该公司的壁挂炉销售爆发式增长,每天上门“求货”的客商让蔡少华颇为烦恼。

到今年9月,该公司壁挂炉销量已经突破10万台,是去年全年销量总额的2倍多。接下来的一个季度里,每个月的产量都安排在了2万~2.5万台。

除了研发新产品,为了符合国家不断提高的大气环境治理和智能升级的要求,华佳控股在2012年投资2000万元新上了一条自动化生产线,削减了50%的人工成本,并增加了3倍的生产效率。蔡少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,按照现在的体量来算,投入的自动化设备成本用一年就足够收回成本。“整体产量至少是原来的3倍。今年基本上一分钟下线一台壁挂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