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达沃

资讯

定制键盘:中国制造2025”示范区

2017-06-23 11:00:17

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公开场合表示,“中国制造2025”发布实施两年来,工信部强化顶层设计,各项工作都取得积极进展。接下来将在产业特色鲜明、转型升级需求迫切、地方政府积极性高、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地区,积极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的示范区建设。由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转型的产业协同机制,区域内外资源集聚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,推动示范区内的产业率先实现智能化转型,形成区域推进模式,并在全国推广。
据了解,工信部于2016年3月启动开展“中国制造2025”城市(城市群)试点示范工作,同年8月,宁波成功获批全国首个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城市,试点示范工作正式启动。
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,开展以城市(群)为载体的“中国制造2025”试点示范工作是创建有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生态环境的重要探索,是推动“中国制造2025”系统落地的重要抓手,有利于调动地方实施主动性和创造性,探索新常态下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、新路径,共同推动“中国制造2025”系统落地,并通过示范推广进而带动全国其他地区实现制造业提质增效、由大变强。
按照《“中国制造2025”城市试点示范工作方案》,试点示范将覆盖老工业基地、东部创新型城市、中部产业特色城市、西部传统工业大市、资源型城市和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等不同类型,并逐步延伸到重点城市群(城市带),以典型城市为网格节点,不断总结经验,带动全国范围内“中国制造2025”加快实施和落地。
辛国斌说,“中国制造2025”的实施必须打破“一哄而起、一哄而上”,落实“中国制造2025”应把提质增效、转型升级作为核心和聚焦点。
我国区域产业基础和发展水平不同,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多样化特征。因此试点城市要根据发展阶段、要素禀赋和产业基础等不同特点,突出地方优势和特色,选准试点方向,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,成熟一个、推进一个。同时要充分发挥城市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,统筹相关政策、专项、五大工程等资源深入贯彻到地方基层,有利于以点带面推动“中国制造2025”在地方全面系统落地。
更重要的是,开展城市试点示范,可以用“解剖麻雀”方式探索新常态下不同类型城市制造业转型的模式和路径,鼓励部分地区先行先试、重点突破、形成经验,有利于推进“中国制造2025”科学有序实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