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达沃

资讯

工业键盘:由标准化走向个性化的转型之路

2017-05-29 10:00:55

其实,在我看来,工业4.0代表的是买卖双方在交易主从关系上的反转。自十九世纪末期的第2次工业革命后,传统工厂便开端引进出产线流程,完成大批量、标准化的出产。但是,为了避免大批量的商品滞销,传统工厂企图将花费者的需要固化,逼迫他们去承受那些标准化的商品,这也是为何英文里的mass(群众)这个词在二十世纪才呈现的因素。在需要日益固化的情况下,顾客即使买不到最想要的,但也不至于得到最坏的。

但随着近年互联网、电子商务乃至于智能手机的鼓起,人与人、人与信息、信息与信息之间开端敏捷流转,过去大家被死板的需要开端又被挖掘出来,并且相较于一百年前,越来越多人也开端负担得起个性化商品的报价。在整体商场的敏捷改动下,工厂开端面临了商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、换线率越来越高、交期越来越紧的困境。

而工业4.0的呈现,便是要改动这么的困境。所谓工业4.0,即是将传统制造业的思想由“企业决议商品”转向为以“花费者决议商品”的商业模式。而这个主意的实习,有必要透过智能互联、智能出产、智能工厂彼此调配才得以成真。

工业4.0是什么?来自买卖方“主从关系的反转”

“智能互联”,意指借助互联网连接花费者与工厂,让花费者能实时满意更高档的花费愿望。“智能出产”,则指透过互联网去串连上下游厂商与同业工厂,经由工厂之间的协同工作,才有方法敏捷出产、交货,满意客户需要,发挥结合综效。“智能工厂”,意指透过工厂内部的智能网络,使得人与人、人与机器、机器与机器、乃至于机器与零件都可以自在交流、交流信息。而一开端所说的CPS、IoT等技能,都是用来支持这些概念的基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