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-05-23 10:00:18
朱宏任表示,尽管我国很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,但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企业、大集团。由于国际经营经验缺乏,竞争能力不强,企业“走出去”步伐缓慢。同时,资源相对不足,环境容量有限,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,是新时期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。目前我国原油、铁矿石、铝土矿、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50%,整个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占全社会的70%以上。我国完成“十二五”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任务艰巨而迫切。
此外,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。国际金融危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,一些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制造业“空心化”问题,推行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,实施扩大出口战略,对我国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、继续发挥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形成新的竞争压力。值得一提的是,国际贸易保护形式不断翻新,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在高端领域占据的优势,加强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转让的限制、封锁,还提出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、实行碳标识,通过知识产权、标准、绿色、低碳等手段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压制和围追堵截。2010年,我国遭受的各类贸易救济调查达到66起,涉案金额高达77亿美元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的58起“337条款”调查中,中国企业作为被诉方占总数的三分之一。
以高端制造作为工业转型重心“高端制造业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,具有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和低能耗、低污染等特征,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朱宏任说,要把打造高端制造业作为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。
从国际实践来看,突破高端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瓶颈,是抢占国际竞争有利地位和带动经济转型的关键。纵观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,无不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为其核心竞争领域。例如,美国、日本、德国既是当今的制造业大国,也是经济强国,其经济崛起和腾飞都是凭借装备制造业奠定的坚实基础。回顾上世纪70年代,日本经济转型的重点是将其主导产业从钢铁、化工等一般重化工业转向船舶、重型机械、精密机械、仪器仪表等高端装备制造业,从而赢得了日本经济的二次腾飞。“这次日本地震灾害对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的影响,印证了日本在汽车零部件、平板显示、电子核心器件等高端领域的地位和优势。
”朱宏任说。相比之下,一些小国或新型工业化国家能够进入发达国家行列,也是凭借在一些装备制造领域所具备的实力,如瑞士的精密机床和仪器仪表、瑞典的轴承制造、韩国的船舶和电子设备,都代表着世界领先水平。
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关键阶段,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,加快提升重大技术装备水平,对于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。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必须做到如下三个方面:
一是以高技术为核心,全力突破关键制约环节,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。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植根于传统装备制造业的现代生产体系,而带动整个产业链提升、使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及强大竞争力的高技术,是高端装备制造业需要突破的关键所在。
二是以先进的管理为保证,最有效地组织资源,形成一批中国特色鲜明的现代装备制造企业。我国的装备制造业是数字化、信息化推进比较快的行业,企业内部的财务、人事管理现代化都有明显提升;ERP的应用、供应链管理也在探索和完善中。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,仅有一流的设备和技术是远远不能适应竞争需要的,必须充分掌握最优化、最短化、精益化等先进的管理理念,实现全员、全过程、全方位的最佳管理。
三是以优秀的人才为基础,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,形成打造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卓越团队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和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,必须千方百计吸引国内外一流人才充实队伍,同时对于我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的一支技术队伍和产业大军,要加大投入、实施培训,以满足各个层次人才的需要。